在上海打工时,我认识了一位四川同事,他平时大大咧咧,爱讲些家乡的奇闻轶事。某天傍晚,他带着小侄女来宿舍看电视,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,却因为一个小女孩的异常举动,让整个房间瞬间陷入诡异的寂静。
墙角的眼泪
那天晚上,同事带着他六七岁的小侄女在宿舍看电视,屏幕里放着热闹的动画片,小姑娘一开始还看得津津有味,可没过多久,她突然安静下来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墙角,随后缓缓挪动脚步,躲到了墙角边的衣柜旁。
同事以为她只是闹脾气,便随口问:“咋了?不看电视了?”
小女孩没有回答,只是低着头,小小的肩膀一抽一抽的,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。同事走过去,蹲下身,轻轻拍了拍她的背:“怎么哭了?谁欺负你了?”
小女孩抬起头,眼睛红红的,带着哭腔说:“你后面有一个人……”
同事一愣,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——空荡荡的墙角,什么都没有。
“胡说啥呢?哪儿有人?”他笑着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,以为她是看动画片看入迷了,产生了幻觉。
可小女孩却死死抓着他的衣角,带着哭腔说:“真的!就在你后面,他脸上有个大窟窿!”
同事心里咯噔一下,但面上还是强装镇定,一把抱起小姑娘,匆匆关掉电视,逃也似地离开了宿舍。
“脸上有窟窿”的人
回到自己房间,同事越想越不对劲。小姑娘平时活泼开朗,从来不撒谎,更不会无缘无故哭闹。他小心翼翼地问:“你刚才……真的看见什么了吗?那个人长什么样?”
小女孩抽泣着,小手比划着:“他……他站在你后面,脸是黑的,眼睛那里是空的,鼻子也没有,嘴巴那里有个大窟窿,像被挖掉了一块肉……”
同事听得后背发凉,尽管他平时不信这些,但小姑娘描述得如此具体,实在让人无法当作玩笑。
“厨房后面有个鬼,已经治他了”
第二天,同事带着小姑娘回老家,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大妈(即同事的妈妈)。大妈听完,非但没有害怕,反而笑呵呵地说:“没事,那是厨房后面的鬼,早就找人治他了。”
同事一愣:“啥?治鬼?咋治的?”
大妈摆摆手,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:“那鬼生前是个短命鬼,死得不痛快,就爱在厨房后面晃悠,吓唬小孩子。前两年村里请了道士,用符咒镇住了,让它不敢乱跑。”
同事皱眉:“那……那它今天咋又跑出来了?”
大妈耸耸肩:“可能是符咒松了,或者它想找替身。不过你放心,它现在被治住了,跑不远。”
同事听得半信半疑,但更让他在意的是——为什么那个鬼偏偏出现在他身后,还专门吓唬一个小女孩?
“我不赞成大鬼欺负小鬼”
晚上,同事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他想起小姑娘惊恐的眼神,想起她描述的“脸上有窟窿”的鬼,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。
“如果是我的话,我不会去镇压那个鬼,而是去超度它。” 他喃喃自语。
他跟我说起这件事时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:“凭啥大鬼欺负小鬼?那鬼可能也是可怜人,生前死了不甘心,才出来游荡。直接用符咒镇住它,甚至‘治’它,是不是太狠了?”
我沉默了一会儿,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民间故事——有些鬼,确实是因为死得太冤,才会徘徊人间。它们未必真的想害人,或许只是想找个人倾诉,或者……只是想要一个安息的机会。
而我们人类,往往选择用最粗暴的方式对待它们——镇压、驱逐、甚至“治”它们。
善恶之间,或许只差一个“度”
后来,同事再也没带小姑娘回那间宿舍,但他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“脸上有窟窿”的鬼。他说:“也许它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,但没人愿意听。”
我点点头,想起那些关于鬼怪的传说——有些鬼,其实比人更可怜。